浅析近现代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 (一)清代中叶以后的陶瓷业 乾隆以后,从嘉庆开始直到解放前夕,即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末,特别是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反动统治的日益腐朽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步步人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瓷业由停滞而趋向衰落。 而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进行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到19世纪时,英国的产业革命波及欧州其它国家和北美国家,工厂普遍实行大规模生产。欧州人自18世纪制成真正的硬瓷后,至19世纪,工业技术的进步使欧州的陶瓷生产逐步由机器代替了手工业劳动。陶瓷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英、德、法等国的陶瓷产品,在国际上的比重日渐增加.在东方,日本的制瓷业自20世纪初才崭露头角,但发展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陶瓷已足可与英、德、法等国相抗衡。 在这个时期,中国瓷器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则每况愈下,以产瓷著称的中国,反成为大量洋瓷倾销的市场,虽然国瓷还能以传统的特色在海外与洋瓷争一日之长,但数量已大减,其衰落的趋势毕竟是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所决定了的。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实力的扩张和清政府的腐朽,中国陶瓷不能不在国内外市场上节节败退下来,中国的陶瓷业濒临绝境。 尽管如此,中国的陶瓷业仍然顽强的生存下来。在清末,一些民族工商业者在清政府提倡的所谓“振兴实业”的口号下,对中国陶瓷手工业进行了一些改革,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掠夺,暂时缓和了对中国的侵略与压迫,因此中国的民族工业稍有抬头,民族工业的新式瓷厂,这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陶瓷业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陶瓷工业不但不能发展,而且日渐萧条、衰退,洋瓷输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至解放前夕,中国的陶瓷工业已奄奄一息。如景德镇,抗日战争前,产量达19954万件,战时下降为300万件,1947年仅为2万件。瓷窑抗战前达150余座,1947年仅剩76座,江苏宜兴从事紫砂陶生产的,在历史上最兴盛时期有1000余人,到解放前夕只剩下20几人。直到全国解放,中国陶瓷工业仍处于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业作坊状态,而且多数企业因产品销售不畅、资金短缺而工厂倒闭,工人星散。而同时期的欧州和日本却藉其新兴资本主义的势力和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新技 ,其陶瓷生产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有长足进展。 二、新中国的陶瓷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我国陶瓷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的陶瓷工业体系。在1952年,景德镇陶瓷总产量己达398501担;比1949年增长了44%。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各地,并已恢复对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湖南醴陵产区至1952年时,产量巳达4600万件,此1949年增长了211%。广东石湾地区发展更快,1952年产量竟比1949年增长10信。其它如河北唐山、江苏宜兴、山东淄博等地的生产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据1952年不全统计,全国产量约近8亿件,已接近了抗日战争前的生产水平。到了1957年时,景德镇陶瓷职工人数已达28000余人,年产量达2.75亿件;湖南醴陵产量增至1.1亿件,据1957年统计,当年全国的日用陶瓷总产量已逾20亿件,比1952年增加一倍多,超过了1936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出口陶瓷上升到1.33亿件,出口额达到400万美元,比1949年增长了7倍;卫生陶瓷上升到14.9万件,比1949年增长30多倍;高压电瓷达20000多吨。 “一五”时期是我国陶瓷工业顺利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以后,由于“左”的路线的干扰和十年动乱,陶瓷工业的发展经历了1958年到1962年和1966年到1976年两次重大挫折。到1978年以后,陶瓷工业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全国陶瓷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达1.17亿美元,比1952年的100多万美元增长了100倍。然而那时我国的日用陶瓷只是出口到亚非拉广阔的第三世界,质次且价低,平均每件产品仅换汇0.13美元,比日本和西欧的制瓷强国相差几倍甚到十几倍。 “六五”期间,陶瓷工业认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与技术改造,努力增产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产品,努力克服这一期间由于原材料、燃料大幅度提价,营业外支出大幅度上升,外贸对出口陶瓷大幅度压缩收购和降价收购等一系列困难,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六五”末期的1985年,全行业开创了产销两旺的好局面。 1985年具有县以上的陶瓷生产企业1047家,较“五五”末期1980年的1088家减少41家;但工业总产值达16.69亿元,.较1980年的12.21亿元增加4.48亿元,年平均递增7.34%。日用陶瓷总产量“六五”期间增加不多,1985年较1984年还有下降,但根据市场需要,建筑卫生陶瓷、电瓷和其他工业用瓷却有较大幅度增加。然而,“六五”期间日用陶瓷出口创汇不佳(见表1一3),自1981年到1985年,出口创汇额逐年下降。 “六五”期间日用陶瓷的产品质量,从统计数字看有所下降。1985年普瓷一级品率为52.6%,较1980年的53.4%下降0.8%;日用细瓷一级品率为52.4%,较1980年的56.9%下降4.5%;出口瓷合格率为68.1%,较1980年的76.0%下降7.9%。但“六五”期间重点突破了高级成套瓷的研制,1980年轻工业部提出了在出口瓷生产中“上高档、增配套、以质取胜”的发展方针,使高档瓷的产量有了显著增加。在“六五”末期,全国高级和中级成套瓷产量己在1亿多件,其中进入美国市场的已达5000多万件。湖南的建湘瓷厂、国光厂、永胜瓷厂,江西的宇宙瓷厂,河北邯郸的春蕾瓷厂,河南的焦作陶瓷三厂等企业的产品均以销售美国市场为主,成为对美出口的骨干企业。“六五”期间,中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博览会上先后荣获5枚金质奖章;在国内荣获国家金质奖的有7个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的有15个产品,获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奖的有31个,还有一批产品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龙奖和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奖。 1986年以后,全国日用陶瓷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陶瓷工业,恢复瓷器之国盛誉的指示精神,并根据轻工业部对陶瓷工业“七五”计划的要求,以及1986年5月下旬在湖南醴陵召开的金国陶瓷工业工作会议上研究落实的休养生息、振兴陶瓷工业的几项措施,即免征调节税、减免一部分所得税、价格放开、随行就市等,使陶瓷行业呈现了产销两旺、经济效益增长高于生产增长的好势头。1986年日用陶瓷工业总产值达17.19亿元,比上年增加0.5亿元,增长3%;日用陶瓷总产量40.63亿件,比上年增加4.27亿件,增长11.7%;出口创汇有所回升,全年交货量达7.34亿件,创汇1.51亿美元,较上年的交货量6.3亿件增长16.5%,创汇额增长33.6%。1986年又有三种产品在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建筑卫生陶瓷和工业陶瓷也进一步发展。如广东省佛山陶瓷公司1986年生产建筑装饰砖,包括彩砖、墙地砖、锦砖等共1250余万平方米,较1985年增长40%多,其产量约占全国建筑陶瓷砖总产量的1/3。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轻工系统内建筑卫生陶瓷和工业陶瓷的总产值已达5亿元左右,约占全国日用陶瓷工业总产值的1/4。 1988年全国日用陶瓷产品产量达53.19亿件,较上年增长12.4%,已超过“七五”期间规划的6%;总产值为2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7%;实现利税5.03亿元,增长28.6%产品出口创汇2.22亿美元,增长21.98%,首次突破2亿美元大关。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陶瓷工业更有了长足进步与发展。日用陶瓷产品进一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要,出口创汇连年大幅度上升(见表1一4)。总产量虽然有较大的减少,但出口创汇却有较大的增长,1992年出口创汇近6亿美元。建筑卫生陶瓷工业1990年在国内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许多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了建筑卫生陶瓷的出口,1990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总出口额达4921.55万美元,为1986年的4.14倍、1987年的2.9倍、1988年的1.68倍,进出口贸易顺差为2599.77万美元无,比上年增长了82.1%,达历史最高水平。1991、1992两年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创汇额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山东淄博、江苏宜兴、河北唐山、邯郸、福建德化、辽宁海城和广东佛山、潮安、大埔、饶平等12处主要陶瓷产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外均有陶瓷生产企业。陶瓷工业己形成布局比较合理,重点产区、原辅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科研教育等基本配套的行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