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车间内设备配置原则 (一)确保生产线路合理性的原则 (1) 充分利用物料自重,实现工序间自流送,结合工艺路线与建筑经济性,做到综合设计车间内平面与立体生产线路。 (2) 彼此衔接工序设备间应尽量靠近(取并列或上、下重叠配置),力争线路顺直、短捷,以减少运输设备及管道阻力,便于对堵塞物料的清理;统筹组织车间内人流与物流线路,避免混杂交叉。 (3) 设备的配置应保证便于工人操作、检修及保障人员的安全。即应有足够的通道(合理利用下的)和拆卸、检修设备所需的空间;提供人员操作的平台、通道、栏杆及防滑措施等。 (二)设备布置对车间土建的要求 根据车间工艺布置及设备安装的特殊要求,应酌情对土建提出下列有关要求: (1) 预留孔(提升装置、各类管道用)。 (2) 厂房结构(包括防火等级)、采光与天窗类型、自然通风的条件。 (3) 大型设备基础及特殊建筑处理(遮阳板。防风门洞、车轮清洗水槽等)。 (4) 车间之间人行道、物料运输通道、门、过桥、楼梯布置等。 (5) 楼面、平台面荷重要求及需要借助房架或构筑物提吊重物的工艺方面要求(注明提吊最大重量及挂钩要求)等。 b、 平面的布置原则 (一) 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1) 按工艺流程进行车间布置,使运输线最短,平面不交叉往返;合理组织人流与物流。 (2) 符合防火、防爆等要求,在满足采光、环境卫生标准及通风条件下,厂房与各类建筑物应力求紧凑。陶瓷工厂建筑系数一般在30-40%的范围内。 (3) 按功能划分为生产区、厂前区(办公楼及福利设施)及生活区。厂前区宜布置在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并面向生产区主干道;工厂出、入口应靠近城镇道路及公共汽车站。 (4) 生产区车间应根据防火、防爆、卫生与工艺性质的不同,按性质分区布置,避免不同功能车间的相互干扰。 (5) 原料堆场、化验室、厂前区和生活区应布置在主导风向上风侧;煤场、扬尘及产生有害气体的车间(如锅炉房、煤气站等)应靠下风侧布置,以便分区工艺卫生标准的实施。 (6) 工厂电源、水源、动力车间(如压缩空气站)应就近负荷大的车间加以布置。 (7) 纵向长度大的厂房建筑物、构筑物应按高线的方向布置。 (8) 土质地耐力较差及填土地区,宜布置负荷较小的车间。 (9) 地下、半地下的工程建筑物,应尽量安排到地下水位低的地方。 (10) 厂区外廓应接近长方形,长与宽比例为(1.5-2.0):1为宜。在布置厂区方位时,应注意日照及主导风向,特别是在气候炎热地区,应尽量减少太阳对车间内部的辐射热,最好让主导风向与厂房的纵向垂直或不少于45。,以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 厂区建筑的主要原则 (1) 布置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时,应与地形地势相协调,厂前区、主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的正立面应适当注重建筑装饰,并与城镇规划相一致。 (2) 正确选择建筑形式。建筑物主体及平面结构的决定(例如,厂房的集中式或分散式布置,联合单层式或是多层楼房式厂房的选择),应考虑到产品品种变换、设备及工艺线重新调整的可能与变通的经济性(建筑物本身不需作重大改变的伸缩性)。 (3) 建筑物布置时,其中心线应互相平行或垂直,道路径直,厂房外型(最少有一侧)应按建筑红线排列以利管线的敷设。 (4) 厂区的计划标高,应根据以下要求来确定: ①应高于最高洪水位50cm以上; ②尽可能保持原来的地形; ③总土方工程量应取最小限度; ④运输路线和地下管线的标高与厂区已建部分的计划标高取得一致; ⑤应保证地面水的排除。 5.油库、贮油罐应距厂外道路15m以上,并布置在距离主要车间50m以外的区域。否则,应按有关规定作特殊土建或防火设施(如挡土墙的设置)的设计。 (三) 厂区道路设置要点 (1) 厂区物流大的车道应与城镇街道和公路相衔接,或尽量靠近,以减少道路施工及被征用土地费。 (2) 厂区主要进出口道路、厂内主干道及易燃、易爆车间外的道路,应满足消防车行驶的条件。当采用尽头式车道时,应在尽头留出场地以备倒车所用。 (3) 厂区道路一般选用3.5m和5m两种宽度。详细可参阅《工厂总平面设计》(同济大学、上海工业建筑设计院编)的第三章有关内容。 c、 平面布置不同设计阶段的深度 工厂总平面设计,视不同设计阶段,其设计深度可参见表C所示要求。 表C 总平面设计两个级段的相互关系 | 步 骤 | 设 计 深 度 | 用 途 | 初 步 设 计 | 工厂总平面轮廓图 (资料图) | 反映出专业车间、各类建筑物、设想 的外廓尺寸及相互位置,结合厂区地 形、铁路专用线及公路布置、预留各 种管线位置 | 总平面布置初步设 想,带动各个专业 布置设计工作的展 开,进行相互协调 | 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初步设计成品图) 1:500 1:1000或1:2000 | 厂区地形测量坐标网和等高线,厂区 设计座标网,所有建筑物和堆场的平面尺 寸与位置、名称、设计地面标高、铁路和 道路的平面布置和设计标高等,标注工厂 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和风向玫瑰图 | 初步设计文件主要附图之一 | 厂区位置图(区域 地形图) 1:2000或1:5000 | 建厂地区地形地物,铁路、车站、道路、 河流、城镇、乡村,厂区外廓,资源矿山,住宅区及设计的厂外工程 (如铁路、道路、管线、码头设施等) | 初步设计文件主要附图之一 | 施 工图 设 计 | 工厂总平面资料图 | 根据初步设计有关审批的意见,调整工厂总平面布置,绘制工厂总平面资料图,规定各项建构筑物, 交通道路,管线的关系位置及标高 | 作为各专业编制施工图的设计基本资料 | 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 必须具体表示:设计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关系 数字,铁路、公路、所有建构筑物的坐标和标高 数字 | 施工放线的依据 | 竖向布置施工图 | 具体表示厂区设计标高的关系和边坡处理 | 场地平整的依据 | 土方工程施工图 | 具体表示厂区场地平整土石方调拨和工程量 | | 铁路专用线施工图(或码头 专用设施) | 表示铁路专用线坐标,标高,桥涵纵横剖面等 施工要求(或码头坐标,泊位纵横剖面等设施要求) | | 厂区道路及雨水排除施工图 | 厂内公路、道路和雨水排明沟、暗管的坐标、 标高、纵横剖面等施工要求 | | 管线汇总施工图 | 厂区内地上、地下各种管线的关系位置 | | 厂区绿化施工罗 | 绿化分区设计施工图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