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 即“东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指生坯挂含铁金属氧化物的釉料,经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青色偏深凝重。是清康熙(1662-1722)时景德镇窑的新品种。器物以盘、碗、瓶罐居多。 冬青,景德镇的冬青仿北宋之东窑,也叫东青。东窑是北宋最有名的民窑,在开封东南的陈留,所以叫东窑。它的特点是土脉细致、器质颇粗厚、淡青色,色调青中泛绿,浑厚明亮微流淌,釉面平净无纹,多装饰敞口小脚的碗类,用此釉装饰的瓷器称冬青器。历史上景德镇仿北宋开封东窑之冬青,只仿其色而不仿其紫口铁足,历代有专仿冬青户,也分精粗、有大小式,惟官古户兼造的最好。在清代乾嘉之间,景德镇仿冬青更进了一步,《景德镇陶录》说:“近闻仿东青,新试得一法,釉果作质,陶成则釉色益衬出,而美过于前仿东青器。”20世纪肋年代以后许多瓷厂用它来装饰仿古瓷。冬青配方:紫金土7%,陈湾77.7%,二灰12%,白云石3.3%。 地色 瓷器花纹以外的底色称地色。地色有蓝地,黄地、红地、绿地、茶叶末地、白地、黑地等。 大明五彩: 大明五彩是从唐三彩和宋代红绿彩演变过来的。景德镇明代釉上彩瓷盛行,《中国陶瓷史》载:“1964年南京故宫出土的景德镇洪武白釉红彩云龙纹盘,是目前仅见的洪武时期釉上红彩。”这只白釉红彩龙纹盘,“盘壁表里各画五爪红龙两条及云彩两朵。灯光透映,两面花纹叠合为一。”这样精致的制作水平,代表了明初釉上彩的成就。宣德有矾红彩,是和青花、矾红同绘在一器物上的装饰方法。到成化朝,五彩很流行,但均与青花结合,以青花勾轮廓线,再在轮廓线内填人釉上颜色。红、黄、绿、紫连青花共五色。但一器物并不一定五色均用,有的只用二、三色。传世的弘治彩瓷中,有以红绿、翠绿、赭色为装饰的五彩松竹梅盘等器物,正德也有釉上五彩器,但比较少见。 嘉靖、万历时期的彩瓷,除了白地红彩等单色釉上彩和素三彩外,主要有两类:一是红、绿、黄为主的纯粹釉上五彩(包括各种色地的金彩);二是以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瓷器。成化斗彩的色彩鲜艳,但整个风格是以疏雅取胜。而嘉靖、万历的五彩瓷特别是万历瓷则以图案花纹满密,色彩浓深而得名。它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及釉下蓝色为主,彩色浓重,尤其突出红色。由于图案花纹几乎布满全器,故而就有浓翠红艳的感觉。特别在万历时期,这种风格发展得更具有典型了。 民窑彩瓷可能由于明政府的禁令,较少制作。但在明代后期有很大发展。到了嘉靖、万历时期烧造既多而成绩显著。《景德镇陶录》卷五记述嘉靖、隆庆间“崔公窑”仿宣德成化瓷,为“民陶之冠”。从传世的实物看,当时的民窑五彩器,除了按照相同时期官窑青花五彩品种外,主要是以红色为主的釉上彩和鲜艳的五彩制作为多。其特征是胎质稍厚,制作稍粗,有的釉层较厚且有乳浊失透现象;在色彩上很少用青花和紫色,多用红、绿、黄色,更以红色为主。器型以盘、碗、瓶、罐为多。图案装饰除花、草、莲池、鱼藻、人物、山水、云间楼阁外,也有戏曲、小说故事为题材的画面。这一时期的民窑彩瓷,还仅供应民用,也有宫廷膳房和王府定制用器。上海博物馆藏嘉靖民窑红绿彩碗,底部画有“程舍自造”、“陈宋贵造”的款识,是当时民间中上层地主的用器。 《中国的瓷器》一书对明代民窑生产彩瓷有不同记载:“明代民窑,除无彩器外,其他制作各式俱备,如仿古薄胎、纹青花等等。”“制瓷名家周丹泉以仿造古瓷著(善画而不从事于瓷器彩绘,可见明代民窑不重彩器)”。 当时民窑五彩瓷挥手而出,不加雕饰,天真自然又有些草率的独特风格。万历年牡丹五彩罐,构图饱满,色彩由红、绿、黄三色构成,画面以牡丹花和平铺在牡丹花叶子上的狮子所构成,线条自由奔放,用笔简练单纯,经过提练夸张的狮子形象,拙稚生动,天然成趣;色块随意而又大胆,有的填出线外,有的不填满而留下空白,整个画面使人感到朴拙而不呆板,较厚的胶质和透明度较差和釉色显示出一个粗犷而和谐的生动画面。传世品还有书“甲戌孟春赵府造用”的明崇桢七年(16U)五彩云龙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