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烧――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 烧,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成。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涩圈――瓷坯叠烧前,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
代。 浸釉――又称“蘸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浸釉时手拿器坯底部浸入釉缸内,使
其表层挂釉,然后取出,浸釉质量的好坏与器坯浸入时间长短与操作得当与否有直接关系。 吹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用竹筒蒙上细纱,蘸釉后用口吹,吹釉的遍数视器
物大小而定,多至17~18遍,少则3~4遍。其优点使器物内外着釉均匀一致,凡大型器物、薄 胎及色釉制品等多采用此法。明代景德镇首创。 浇釉――大型器物的一种上釉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两手各执一碗或
勺,舀取釉浆,向坯体上交相泼浇。 荡釉――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把釉浆倒入器坯内部,然后晃荡,使上下左右
均匀上釉,多余的釉浆倒出即成,这种方法适合于瓶、壶等琢器。 三 烧 成 类
垫饼――一种垫烧工具。多用粗耐火粘土或高岭土制作,因其状似饼,故名。使用时,器
坯底足置于扩建饼之上,可防止器物与匣钵粘结。 支钉――一种支烧工具。古代常用的支钉,形状有圆环形、圆饼形、三叉形、四叉形、直
简形等多种,上面都有齿状凸起,其数不等。用支钉支烧的器物,烧成后底部留有支钉痕迹。 宋代汝窑、官窑等器物的支钉痕迹很小,形似芝麻。 支圈――一种适应覆烧法的特殊工具。创始于宋代定窑。使用支圈烧一窑瓷器,用同样的燃
料、同样的时间,比使用其它类型匣钵产量增加数倍,定窑支圈先后为其它瓷窑仿效。 齿形支具――早期制瓷主要的支烧窑具。其形状为圆形,下有一周齿形凸起。使用时齿口
向下,上面再叠装其它器坯。这种支具流行于晋代至唐代的浙江地区越窑系瓷窑。 火照――又称“火标”,烧窑时用以检验窑内温度和坯件成熟情况的一种试片。火照一般
利用碗坯改做,上平下尖,中间挖一圆孔,一般呈“〓”形。置于窑膛,当要检验窑温时,用 长钩勾出火照观察。每烧一窑要验火照多次,每个火照只能使用一次。 匣钵――置放瓷坯的窑具。始于隋唐。匣钵的使用,使制品受热均匀,避免烟尘直接熏染釉
面,并使制品互相隔离,不致粘结在一起,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窑室高度 ,提高装窑密度,增加产量。 龙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战国已普遍采用,东汉时有所改进,以后南方各瓷窑
广泛采用。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在30―80米之间,形状似长龙,故称龙窑。因 其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差,故具有自然抽力。龙窑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生产周期短, 产量大,烧成成本低,对我国古代瓷器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阶级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在坡地10度―20度倾斜度砌筑而成,窑长在15―30
米之间,一般分5―10间窑室,以墙隔开,一室高于一室,有如阶级,故称阶级窑。室与室之 间的墙下部有通火孔,火焰可依次通过各室,既可节省燃料,又可烧还原焰。阶级窑始于宋 代的分室龙窑,完善于明代,最早出现于福建地区,对日本窑的设计有很大影响。 馒头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这种窑的特点是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
间,故称馒头窑。它利用夹墙竖烟道产生的抽力来控制一定的空气进窑,温度可达1300℃。北 方的耀州窑、钧窑等都采用馒头窑。 蛋形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像一个平卧在地的半个鸭蛋,前大后小,故称为蛋
形窑。全长约18―20米,高近6米。这种窑有一个与窑长相等的烟囱,抽力大,烧成时间短, 产量高,热耗低,适宜烧还原焰,对于白瓷、青花瓷、颜色釉瓷等釉面呈色良好。景德镇即 采用蛋形窑烧瓷,这种窑对欧洲有很大的影响,英国的纽卡斯特尔窑,德国的卡塞勒窑都是 仿照景德镇蛋形窑设计的。 红炉――烘烤釉上彩的低温炉。景德镇创用。红炉亦称暗炉,炉径、高各1米左右。周围
夹层贮炭火,下留风眼,烘烤时将绘彩的瓷件装入炉膛内,炉顶用匣钵土制的薄片覆盖,中留 小孔,以便察看火色,然后点燃木炭,炉温约在800℃左右。红炉内烘彩属第二次烧成。 氧化焰――又称“氧化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充分,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
的一种火焰气氛。我国北方各瓷区烧窑一般都采用氧化焰烧成。 还原焰――又称“还原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不充分,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产生
的一种火焰气氛。我国南方各瓷区烧窑一般都采用还原焰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