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  | 手机版 | 导航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longquan celadon

资讯

企业

图库

视频

百科

原创 证书查询

 青瓷饰品

 论坛 博客  微信公众号:青瓷网lqqcw_com

首页

展会

文化

技术

名家

导购

下载 青瓷商城 实验室 微博 更多
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制备

瓷器养护、瓷器的清洗、传统干燥方法

时间:2014-04-17 15:45:34  来源:龙泉青瓷网(老版本)  作者:佚名

瓷器养护

   瓷器比陶器质地致密、坚硬、光滑、不吸水,盐类很难浸入内部,但早期的商周原始瓷器由于胎质差,釉质不匀,或某些瓷器釉质内所合成分之一种或几种发生了结晶作用或沉积作用,硅土沉积到一定程度,釉会变成乳白色,或者会以一种不透明薄膜的形式掩盖了陶体上的色彩与饰纹,遇到这种情况,可用1%的氢氟酸作局部的施徐,每次涂几分钟,涂后蒸馏水冲洗掉酸痕,再用细金相砂纸细磨,尽可能恢复它的透明性,显露出釉下纹饰。釉面硬结石灰物质可用5%盐酸或硝酸清除。

  瓷器的粘接剂,要选择无色透明,粘接强度高,耐老化力强,凝结速度快的,粘结合缝后,难辨茬口缝隙。粘接时要按事前设计的方案,照顾到相邻的关系,一般可先从底部开始粘,有的可从口沿开始粘,但要做到粘一块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一块错位,会影响全器。粘合后一定要挤压,用寸带捆绑固定.

   釉面缺损补残,用树脂与石英粉调为膏状,油泥或石膏做局部模,以树脂膏填补后,水砂纸打磨光洁。难度最大的是做釉色。瓷器的釉色很丰富,主要以丙稀酸快干色徐料运用喷笔、手绘相结合的工艺,各种色泽,绘纹分别对待。釉面光泽可选择“玻璃白”涂料或无色透明的双组份聚胺酯清漆、丙烯酸清漆,喷罩上后用布蹭或玛瑙碾子压光。

瓷器的清洗

1.一般的污渍、土锈可以用碱性的稀释后的溶液(如84消毒液,超市里都有售)浸泡,视污渍的情况确定浓度和时间。当然酸碱性质不同的污渍应取不同的液体浸泡,如碱性污渍可用白醋和草酸浸泡,中性污渍用二甲苯浸泡等。浸泡以后再用猪鬃或尼龙刷蘸肥皂,或皂粉洗刷,再以温水冲洗,直到污渍退尽为止。须注意,洗刷时瓷器表皮遇到碱性物质更加滑溜,要心平气和,慎重拿放。

2.冬季洗刷薄胎瓷时,要控制水温,以防冷冻和遇热水爆裂。

3.有的瓷器的表里,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其上不能除去,可用上述酸性液体浸数日,刷之即去,若水锈很厚,可用竹扦剔去。

4.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出现泛铅现象,可用药棉蘸淡硝酸擦之自去,再用清水冲洗。

5.如瓷器有开片(哥窑)或冲口、裂纹之类,污渍嵌入很深,浸之不去,可用棉纸蘸淡硝酸,贴在裂纹处,稍时污渍即除,但有的娇嫩的釉彩上不宜用此法,以免硝酸损伤釉彩。洗刷瓷器最好用木盆和塑料盆,不宜用瓷盆和水泥盆,以避免瓷器碰伤。

 

传统干燥     景德镇坯体传统干燥方法是以日晒和风干为主,以烘房防冻、防潮为辅。蒋祈《陶记》谓:“至若冬,泥冻脆不可以烧・,坯陶既就不复易操,乃有火房。”

     景德镇传统制坯的烘房,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一般认为是出现在明代。据文献记载:“景德镇明代已成了全国制瓷中心,瓷业手工业生产发达,当时制瓷分工有“过手七十二”之称,大作坊集中出现。”从传统制瓷作坊正间坐北朝南朝向来看,日照时间长,利于晒坯,光线好,且冬暖夏凉,同时这种朝向是根据传统工艺要求和景德镇地区气候特点而定的。坯房正间采取座北朝南或南稍偏东,并且北墙不开窗。由此既可受惠夏季主导风向一东南风,又可在冬季避西北风袭击;同时,在夏季太阳偏高时,避免强烈的西晒,和在冬季太阳偏低时,使室内受更长的时间日照。因正间是作坊的主体,许多工种密集其中,各工种都有一定量待制坯周转,而且流转的坯体干湿度,必须掌握,如印坯工种,打杂工必须掌握坯体的干湿度,一般普通坯体整坯时含水率20%-22%,大件19%―20%左右,保持坯体在湿式状态下作业,才能适应印坯、利坯工种操作,使坯体有效地进行自然干燥。另外制瓷作坊,采取庭院式建造,可为自然干燥创造日照条件。

     制瓷作坊内各种坯架,由于是木结构的屋身,上面施以两坡(人字形)屋顶,而木结构则是采用穿斗式的木构架,再以连系杆并连两组木构架形成空间,这样可借自然通风,晾干坯体,以弥补雨天不能晒坯的不足。这种利用木构架上部连系杆构成的坯架,设在内院的架称晒架,这是作坊用作自然干燥的场地,有晒场之称,为使内院不受建筑物的遮挡。正间屋与庭间屋之间不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庭间屋应略低矮,这样,内院南北日照间距,一般相当于正间进深。恰好一年四季,无论在那个季节,整个内院都可以满足日照时间的正常要求,内院对全作坊来说,是采光通风的主要条件。传统制瓷作坊的建筑形式的特点和工艺布局,两者都多少存在着坯体制造过程中的干燥方法,由明而清,一直沿用不衰,尽管明清是景德镇瓷业生产兴盛时期,仍然很相适应。所以清代乾隆《浮梁县志・陶政志》中称:“窑干、坯干、柴干,则少拍裂沉暗之患。土细、料细、工夫细,则无粗糙污滓之患”。《陶说》作者朱琰总结造瓷经验时说:“要保证成品精好,必须三干三细,还要火候均匀。”《江西通志》以此主论:“造坯彩画,始条理也,人窑火候,终条理也。”

    民国时期的坯体干燥方法,仍然是按工序间转换进行。新作的湿坯,因为要整形便利,往往使之慢干燥,故无论何瓷厂,都有防燥室的设备,其构造多半在作坊之一隅,用砖或板围闭之,在里面则装设板架,以安置坯板。在晴天有太阳晒的时候,则移在太阳中晒干,否则听其自然,因此无干燥装置之设备。但在三、四月雨季,瓷厂作坊常常有坯无可容之势,而冬天往往冻坯,所以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在旧历腊月就停工,来春三月方始兴工,其原因就是在此。

      坯间的名称,有多种称谓:如“焙房”、“蔽间”、“防燥室”。《陶记》中的“火房”,是否属于此种。现根据多种称谓的原文将其说法抄录如下:

     1.培房:为藏坯之所,上有培楼,为工人寝卧之处。

     2.室内还设有储坯间(俗称蔽间),坯间内设有木质坯架,夏季坯胎存放于坯间内,可以防止坯胎干燥过快而开裂;冬季坯胎存放在坯间内,可以防止坯冻坏;雨季或冬季,在坯架下面放置若干盆炭火,可以加快坯胎干燥速度。

     3.为了保持坯体在特定的湿式状态下作业,适应印坯、利坯工种操作,使坯体有效地能在冬季防冻,夏季控制过干,因而,在临近做坯、印坯、利坯工位处,筑设有不通风的坯间,以作储备湿坯之用。

     4.其时的景德镇为了克服重重困难,除采用上述的复烧方法之外,还设置过火房。《陶记》谓:“至若冬泥冻脆不可以烧,坯陶既就不复易操,乃有“火房”。由于“火房”的设置,进行湿作业的工匠已不受季节的限制。把坯房变成暖室让工人操作,还不见诸明清记载,可见当时的市场对瓷器的需求何等迫切!”。

     根据上述情况看,传统制瓷作坊内的坯间,是否是宋元时期“火房”的沿用?因历代记载不连续,故难以明确。

    20世纪50年代沿袭民国时期的坯体干燥方法,即晴天靠日晒,阴天靠风吹,雨季、冬季靠炭烘。烘坯的方法一般为:先将燃着的木炭分别置于若干个匣钵内,然后将它们放人存坯间的地上,再把门关紧。每当火势减弱了,须及时添加木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以上信息来源互联网或本站,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dmin@lqqcw.com我们将核实后删除。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修坯工具——钨钢修坯刀(图文)
龙泉青瓷修坯工具——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